培养学生科学的自我保健意识
发布时间:2016-10-28 [浏览次数:]
我身边的科普志愿者征文
培养学生科学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苏卓娘
佘美莲是厦门槟榔中学退休校医,退休前,她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志愿救助实践活动。
有一次,一位学生在学校操场上打篮球时不慎摔伤,他的同伴立即赶到医务室报告佘校医。当佘校医赶到现场,看到伤者的同伴为了缓解他的疼痛而不断帮他按摩痛处时,立刻喝止,佘校医立即给予伤者夹板固定,然后陪送他到附近的医院接受专业诊疗。
这件事,让佘校医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她说,作为服务志愿者,遇到类似的突发情况,应该要进行科学施救,把握正确的施救程序和方法,才不至于使志愿服务者出于好心而帮倒忙,才不至于延误救助伤者的关键时间。第二天,在大课间,佘校医通过广播,向全校师生宣讲了意外事故发生后的正确救护方法,并在校园宣传栏上,张贴了有关现场救护基本常识的图文。
这一年,学校组织开办夏令营,佘校医为此专门策划了“红十字青少年救护培训活动”,手把手地教会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对突发事故伤情的基本观察、实施心肺复苏、创伤的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在夏令营,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对科学救护的基本常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
面对意外事故或突发危重疾病时,要使受伤者或危重病人脱离危险,就务必科学施救,处置得当,尽量为其争取救援的宝贵黄金时间,因而,普及现场救护常识,特别是能在关键时候正确加以施救,必须从青少年开始,使他们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中,必须弘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不断积累和丰富实际操作经验,这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帮助和对自己生命的保护,更是志愿服务者人道精神的体现和思想境界的升华。(xkp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