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建言献策

普及地震知识 撒播科学种子

发布时间:2016-10-28  [浏览次数:]

我身边的科普志愿者征文

 

 

普及地震知识 撒播科学种子

作者:薛薇莎

 

    “地震要来到,分清大或小。害怕没有用,学点常识好。振动上下颠,纵波先来到。然后左右晃,危害六十秒……”琅琅上口的防震口诀从学校的大礼堂传来,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生动的讲座,主题是“科学认识地震”,主讲人是年轻帅气的集美地震勘测研究中心工程师王遹其。

    讲座开始了。孩子们亲切地称王遹其为王哥哥。首先他抛出了许多问题:“说到地震,大多数人都是谈虎色变。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地震究竟是怎样引起的?如何预防地震为人们带来的危害?假如遭遇地震,我们应该怎样自救? ”

    王工程师先让孩子们认识地震,说这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所谓地震就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其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王工程师说:“其实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呢。”说到这里,孩子们都发出了惊叹声,“但是,绝大多数的地震太小或太远,以至于让人感觉不到。”这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地震是有前兆的,王工程师用生动的图片为孩子们讲解:“井水、泉水会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要地震之前,冬眠的蛇会出洞,原本安静的鱼会跃出水面,猪和牛会跳出圈子,在浅海处可以见到一些深水鱼或陌生鱼群……”孩子们都听得入迷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告诉孩子们地震发生时要怎么办。王工程师用简洁的语言说:“地震发生时不要慌,也不要乱,躲在有支撑点的地方,还要保护好口鼻和眼睛。关掉煤气、总开关,远离煤气。要及时打开门。躲在比较小的地方,尽量有水。要有序地离开教室,如果不能,就要就地避险。在户外时要避开悬挂物品、易燃易爆的地方和电线杆,要小心山崩、泥石流等。”

    接下来是问答环节,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一个同学问:“王哥哥,你们地震监测局预测的地震准确率是多少?”王工程师笑着说:“关于地震的预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人可以百分百精确预测,要不然,每年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在地震灾害中遇难了,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对地震的预测会越来越准确,终将有一天,地震的发生时间和规律将被人类掌握,我们将会战胜它。”

    讲座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这场讲座简短有趣,却教会了孩子们很多实用的地震常识。讲座后,王工程师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他说,像此类的地震普及讲座他们经常开展,要么走进学校进入课堂,要么走入社区接受咨询,他们就是普通的科普志愿者,把更多的地震常识送到千家万户,让人们科学地认识地震,撒播更多科学的种子。

(本次征文可登录www.xmkx.org.cn查阅)

(xkp2016-10-26)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