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建言献策

走在生命路的两旁

发布时间:2016-11-03  [浏览次数:]

我身边的科普志愿者征文

 

 

走在生命路的两旁

作者:冬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养生热潮扑面而来,但也存在鱼龙混杂、危言耸听的现象,于是在我们身边活跃着这样一群科普志愿者,他们专业、热心,为我们送来科学的健康知识。

    中医药健康社区活动特别受到市民的欢迎,来自各大医院的名医为居民进行义诊;专业医师为患病的社区居民艾灸、刮痧,也让更多人了解学习了简单实用的中医保健疗法;一些老专家耐心地教授居民制作养生茶、养生粥、八珍糕等药膳,让社区居民体会药食同源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益处,将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融入生活。对于此类活动,我是忠实的粉丝。

    我最喜欢的是中药优劣饮片鉴定和道地药材的展示,听专业药师的介绍,中药的来源绝大部分是天然的动物、植物和矿物,造成了中药分布的地域性以及性能、功效、毒副作用的差异,所以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诸药所生,皆有境界。”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枸杞,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怎么鉴别枸杞的优劣呢?原来地道的宁夏中宁枸杞外观长扁型,尖端蒂处白色,捏一捏不结块,冲泡时多会浮在上面,口感纯正、甘甜、无苦涩味道和其他异味。

    为我们传授知识的老药师讲授得很耐心,从他口中,我感受到中药材鉴别真是一门有趣实用的学问:可眼观、口尝、手摸、水试、火试等,比如鉴别党参优劣的“狮子盘头”、“菊花心”、支根断落处的黑褐色胶状物;地道天麻的“鹦哥嘴,凹肚脐,癞蛤蟆皮”;优质三七的“铜皮铁骨满面瘤、皮肉易分离、口尝人参味、能将猪血化为水”……听有经验的老药师娓娓道来,会让你不知不觉爱上这个奇妙的本草世界,每一味中药来自不同的故乡,高山流水、大漠良田,都是本草的“根脉”,它们汲取雨露滋养,用一生的光阴铸就一味好药。在一次次地聆听中,我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医药铁杆粉丝。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科普志愿者宣传中医药保健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了,比如儿科名医高树彬教授就利用微信科普育儿知识,相信好多人都听过“高爷爷”的育儿公益讲座。如今,高爷爷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在每一篇微信科普文章里,“高爷爷”从小朋友的日常睡眠、饮食、生活习惯着手,结合体质特点、气候变化等方面为家长们进行专业、耐心的讲解,把中医药知识融会贯通于日常生活中,每当阅读着他的文章,就仿佛一位亲切和蔼的邻家爷爷正站在旁边,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为新手爸妈们细心指导和出招。

    高树彬教授的健康科普文章通俗易懂、趣味盎然,印象深刻的是“莫兰蒂”台风过后,他写了一篇文章,从南方多雨水因而树木长得又快又好,但是树根不往下发展,从而根系不发达,造成一遇大风容易倾倒的现象,深入浅出地提出科学的育儿理念:孩童时期身体要打基础,不仅是吃好,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历练。每天读一读“高爷爷”的科普文章,更加体会到中医药植根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我觉得“高爷爷”不仅是位名医,更是一位让人尊敬的科普志愿者。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科普志愿者,让我们为他们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点赞!正如冰心所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科普志愿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温暖和美好。(本次征文可登录www.xmkx.org.cn查阅。)

(xkp2016-11-03)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