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建言献策

红树林的守护者

发布时间:2016-11-15  [浏览次数:]

我身边的科普志愿者征文

 

红树林的守护者

作者:许一凤

 

    周末,又逢红树林保育联盟招募活动,于是邀上朋友,带上孩子,再一次和红树林亲密接触。

    说起来,对红树林保育联盟招募的活动已经不陌生了。有时是净滩活动,有时是培育幼苗,有时是栽种活动。每次活动,领队都会先普及海洋知识,宣传红树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然后化知为行,给志愿者来个全方位的熏陶。

    第一次参加的是净滩活动。保育联盟带队的小伙子,领着一群大人和孩子,行走在海沧湾公园的滩涂上。科普过后,两人一组开始行动,工具是垃圾袋、长夹子、本子、笔。一边捡垃圾,一边记录垃圾的种类和数量,以供后续分析使用。垃圾五花八门,有包装袋,有饮料瓶,有废旧木板等。孩子们费力地拾捡着垃圾,顺带指责着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

    活动的尾声,给垃圾称了重量,孩子们捡的垃圾丝毫不比大人少。保育联盟的哥哥表扬了孩子们,并颁发了奖状。孩子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叽叽喳喳地问哥哥下次活动是什么时候。

    第二次活动很快到来,这次是栽种活动。栽种要比净滩难得多,是趁海水退潮时,在大屿岛边的滩涂上种植红树林幼苗。带队的小伙子照例先讲解红树林的种类、习性和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孩子们发现,这位哥哥就是上回带领大家净滩的哥哥,胆子顿时大了许多,七嘴八舌地问了许多关于红树林的问题。得知联盟每年从4月到10月,只要退潮时间在白天,每周都有一次活动,初是育苗,后是栽种,其他不适宜栽种的时间,就举行宣传活动,年年不间断。孩子们看哥哥的眼神顿时充满敬佩,对即将进行的栽种活动跃跃欲试起来。

    不光孩子们敬佩,大人们对红树林保育联盟也赞誉不绝。联盟的前身是厦门大学绿野协会,从2001年就开始关注红树林的生长情况,一直致力于红树林的保护工作。协会2006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2008年底才招募了第一位专职人员。在这之前,都是志愿者在呼吁,在奔走。就是现在,专职人员也极少,志愿者们一直在行动。

    了解了红树林的作用和联盟的前世今生,孩子们干起活来力气倍增。滩涂上行走极其不易,一脚踩下去,淤泥能没到孩子的大腿。孩子们一手一棵树苗,深一脚浅一脚,看滩涂上哪里有空缺,就把树苗往那里种,相互之间还来个比赛。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脸,让人不由生出环保事业后续有人、正能量生生不息的感觉。

    做一次善事不难,难的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我为红树林保育联盟、为所有红树林的守护者点赞。(本次征文可登录www.xmkx.org.cn查阅。)

(xkp2016-11-15)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