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建言献策

科普邂逅人文

发布时间:2016-11-16  [浏览次数:]

我身边的科普志愿者征文

 

 

科普邂逅人文

作者:叶蓁

 

    初识小D,是在博物馆。她盘着发髻,一袭旗袍优雅大方,讲起历史引人入胜,大家一致认为她是名优秀的文化志愿者。然而不久,在参观植物园的时候,我又遇到她,平底鞋、志愿活动衫,发髻简洁大方,此时的她俨然是个科普工作者,她的讲解穿插着浓厚的人文特色,植物的故事格外动听……

    我是带着儿子在植物园的雨林世界与她相遇的。儿子只有4岁,蹦蹦跳跳的年纪。小D仿若无意地问他:“小朋友,你喜欢小猫咪吗?”“当然啦,我喜欢小猫、小狗、小乌龟,还有……”小D颇富耐心地听他讲完,“那我带你去看小猫的尾巴怎么样?”儿子一听就来了劲儿,小D笑眯眯地领着他来到一丛野生植物旁边,这丛植物的花朵像小猫尾巴一样柔软,边缘还粉嫩嫩的,原来它的名字就叫“猫尾红”!儿子一边抚摸着漂亮的“小尾巴”,一边念叨着它的名字。接下来,儿子很自然地松开了我的手,径直拉住了小D的手。

    在小D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富有雨林特色的植物:我们认识了儿子最爱吃的“波罗蜜”,了解到它的果子是直接长在树上的,叫做“老树开花结果”;我们重新审视“香蕉”,更新了它是大型草本的观念;我们还认识了“板状根”、附生植物等等,儿子一直嚷嚷着要回去买盆“猪笼草”捉蚊子……讲解植物之余,小D还站在樵溪桥上,向我讲解了南明石刻以及景点“高读琴洞”。

    我从樵溪300余年的古桥上走过,在“琴洞”流淌的水声里拾级而上,植物的清丽与人文的清雅一并汇入脑海,有多久没有这样停下来听听植物们的故事了?一个植物茂盛的地方,必定生长着深邃的人文。小D和植物园其他志愿者一样,她无私的讲解,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拥有同样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借以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珍爱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厚重的人文情怀,如此,我们的世界才是完整的、和谐的。

    小D何许人也?某高校专任教师也。人到中年,儿子考取重点大学,小D便选择来博物馆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游客常常问到她博物馆以外的问题,比如植物园的石刻、有郑成功相关的历史遗迹等等,这些问题使原本旅游专业出身的小D对植物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她就加入了植物园志愿者的队伍。

    小D告诉我,她最难忘的讲解莫过于有一次她带队博物馆的志愿者逛植物园。从“一日三变”的芙蓉花讲到远古“活化石”桫椤树,从传奇色彩的彼岸花讲到神秘色彩的巨魔芋……对历史颇为了解的队友们为着充满时空沧桑的植物频频点头赞叹。小D说,那时,科普邂逅人文,人生与心境,便如此自然地合二为一了。(本次征文可登录www.xmkx.org.cn查阅。)

(xkp2016-11-16)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