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老顽童”
发布时间:2016-11-23 [浏览次数:]
我身边的科普志愿者征文
科学的“老顽童”
作者:耳东
我11年前认识吴礼萍,当时他是厦门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分管会员登记、项目监理,同时参与组建厦门市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和科学报告团、老科普志愿者队。此后,我们的联系和交往逐渐多了起来。
初识吴先生,他中等个儿,戴一副高度近视眼镜,衣着平常甚至有点“寒酸”,不修边幅,满口“地瓜腔”的普通话,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一位很优秀的无线电技术专家,就是典型的邻家大爷模样。如此,他经常自嘲自己是“晋江农民”。吴先生1966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曾是厦门市火炬高科技园高级工程师,多次参与国家及部级科技攻关课题。他做事脚踏实地,一丝不苟。
如今,吴先生已75岁,但心态绝没不老气横秋,一直有强烈的创作欲望。我尤其佩服他的是,年过七十,他仍然精力充沛,笔耕不辍。他发表了一篇又一篇文章,涉猎很广,既介绍前沿的高新科技,诸如“声眼”、“ 光伏发电”、“太阳能车”、“ 人体身份识别验证检测技术”等等,也书写自己人生的难忘瞬间。
有的老科技工作者往往比较保守、墨守成规。他们爱说,我们的前辈牛顿怎么说,爱因斯坦怎么说,达尔文怎么说。然而,吴先生却截然不同,他非常乐意学习、接受及掌握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不断对自己进行知识更新,譬如“智能产业”、“石墨烯”、“3D打印”、“机器人”等等新知识,他张口就来,并不遗余力地积极推广介绍,我们都戏称他为科学的“老顽童”。
吴先生是厦门市科技馆“科普宣传技术顾问组”成员之一,将科学普及以全新的形式呈现,达到让科普活动更“好玩”的目的,深受青少年欢迎。他孜孜不倦,为提高厦门市民的科学素质、创建文明城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吴先生是科普园地辛勤耕耘的一头老黄牛。
(本次征文可登录www.xmkx.org.cn查阅。)
(xkp201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