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科普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6-12-15 [浏览次数:]
我身边的科普志愿者征文
家有科普志愿者
作者:番薯仔
爱人是厦门海事局的一名机关干部,同时也是一名海上安全知识的科普志愿者。
她性格外向、感性,大学期间就热心于各种公益活动,按她的话说,这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差。2007年初,刚到厦门工作、大孩子一样的她,马上报名成了单位海上安全知识进校园的科普志愿者。
参加工作后不久,有一天下班回家,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去东渡小学做讲座,我听到了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什么声音?”她眼里熠熠闪光:“是五年级学生们打开铅笔盒的声音!当我说完‘接下来要教大家计算潮汐的方法’时,阶梯教室里,响起了200名学生整齐划一地打开铅笔盒的声音!比钢琴演奏还动听!同学们拿出笔,齐刷刷地望向我。然后——”“然后怎样——”“然后我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当场眼泪都快出来了!还好偷偷掐了一下自己,才忍住眼泪把计算潮汐的公式说出来。那些孩子太乖了,一个个都认真地记……”看着她一边说一边眼泪又要下来,我又好笑又疼惜,安慰地搂着她,内心却小声地问道:“为什么每次参加志愿活动,都能有戳中你泪点的地方呢?
就是这么个孩子气十足的人儿,坚持了十年科普志愿服务。从扎着马尾辫介绍潮汐、船舶的哈哈笑大姐姐,到如今领着七岁女儿示范儿童救生衣穿着方法的妈妈,她仍然是喜欢孩子、活力爆棚、感动时毫无“预警”就落泪的科普志愿者,而不断变化着的,是她益发自成“好玩”风格的科普课堂。
为了让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喜欢上看似枯燥的海上安全知识,她查资料,设计游戏,还经常让我和女儿“试试效果”。给大班小朋友讲救生衣知识时,她通过表演绘本故事里主人公落水的情节,巧妙讲解救生衣的穿着,还编了顺口溜:“先套头再穿扣,交叉在背后,套过中间口,系紧在胸前。落水不要慌,要吹口哨保安全。”玩心不减的她,拉着小朋友来跟她比赛穿救生衣,一会儿高喊“我要穿好了”,一会儿又装作手忙脚乱说“我的绳子系错了,谁来帮我”,在快乐的游戏中让孩子们收获知识。
在单位的“船艇开放日”里,她自封“蓝精灵船长”,带着一群小学生开始“船艇历险”。结水手结获取“通关密码”,寻找甲板上的“蘑菇”来认识船艇雷达……许多专业的船艇、防污染和安全知识用有趣生动的故事和游戏表现出来,科学也变得欢欢喜喜。有时我在视频资料和照片里看她上课时笑得阳光灿烂,打趣她“今天没哭”,结果她“不争气”地坦白:“送小朋友走的时候,还是没忍住。”
这就是我家的科普志愿者,不但乐此不疲,还呼朋引伴拉来了很多同事、同学家长加入其中,在这座温暖的城市里感动自己,也感染别人,挺好。(本次征文可登录www.xmkx.org.cn查阅。)
(xkp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