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技之窗

夏季高温防中暑

发布时间:2014-09-15 [浏览次数:]

夏季高温防中暑

 

人体皮肤的温度一般在32℃左右,当气温高于这个温度时,空气对人体表面产生加热作用。在此情况下,人体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来维持体温平衡。如果劳动强度大或气温太高,湿度太大,体内产生的热量多,即使大量出汗也来不及散热,就可能引起体温升高、呼吸和脉搏加快、头昏、恶心、眼花、耳鸣等症状发生,这就是中暑。

7—9月份是厦门的夏季,它是厦门的高温酷暑期,最高气温常达33~37℃,而这一温度是以气象台的百叶箱观测的温度为准,由于地形、地表及周围环境的差异,有的地方最高温度可达35~40℃或更高,而中午至下午一般是气温最高的时段,也是最容易中暑的时段。

高温天气妨碍人们的健康,所以应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以防中暑。高温下因大量出汗损失了相当多的水与电解质,故应及时补充。原则上每天供水4~5升,食盐20克左右,一般情况下分次饮用0.3%的食盐冷水或冰冻盐汽水。由于高温工作时,人体产热多,随之代谢提高,大量水溶解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随汗排出,应根据情况组织膳食,备用必要的防暑药品。

当出现重症中暑时,患者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安静的地方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或静滴葡萄糖盐水等来解除中暑。   

(苏鸿明)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