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首选“三伏灸”
发布时间:2014-09-15 [浏览次数:]
“冬病夏治”首选“三伏灸”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凡内体虚寒、阳气不足的患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虚寒型胃脘痛、慢性腹泻和风湿性关节炎多在冬季发作,因为根据中医阴阳消长变化论,此时大自然中阳气收敛,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的阳气更显不足而易于发病。所以,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
三伏天是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这一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三伏灸”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此时,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由于该药饼是由大量的力猛味厚的温热药组成,有较强的温经通络功能,药性易于深达脏腑,“三伏灸”乘其势而治疗,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开展“三伏灸”疗法已有40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配方,确切的疗效,在闽南地区和东南亚久负盛名,在福建省规模最大,在全国亦为罕见,每年伏天都要接待大量来自本市与外地的患者,其显著的疗效已深入人心。该院今年“三伏灸”治疗时间的初伏是7月20日;中伏是7月30日;末伏是8月9日。 (程绍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