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技之窗

做好10点防治高血压

发布时间:2014-09-15 [浏览次数:]

做好10点防治高血压

    前不久,卫生部公布了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高达1.6亿,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每5个成年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主要是油脂和肉类的增多),使我国民众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农村高血压患者正在快速上升,年青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的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防治的关键是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所以,每个成年人每半年或至少每年要测量血压一次,才能心中有数。正常人的血压值是:90—139/60—89毫米汞柱;理想的血压是小于120/80 毫米汞柱。凡是血压超过正常值,并且在不同日所测的3次血压的收缩压平均大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可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发现得越早,越有利于早期治疗和控制高血压,有利于减少对身体的损害。我国人口总死亡原因调查显示,第一位的是心脑血管病,其中高血压是第一因素。所以,人人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卫生部专家组提出了防治高血压的十条基本知识。 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2、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 3、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4、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5、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6、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7、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8、全面考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达到治疗目标。9、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10、人人参与,共同行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杨晓剑)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