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威胁健康的慢性疾病
发布时间:2014-09-15 [浏览次数:]
肥胖是威胁健康的慢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新近的有关资料表明:1992~2002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人数增加1亿,其中18岁以上成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40.7%和97.2%。另外,在7~18岁青少年中的肥胖患病率男性高达10%,女性高达5%。目前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7.1%,估计全国超重人数2亿,肥胖人数6000多万。儿童肥胖率已达8%,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城市儿童青少年突出的健康问题。体重指数(BMI)=体重(㎏) /身高(㎡)是用来判断是否超重和肥胖的公式。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 BMI ≥25 为超重,BMI ≥30为肥胖,但在亚洲有一个新问题,即在比西方人更低的BMI水平下,即出现严重的肥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骨关节炎(膝关节和髋关节)等,故WHO特别为亚洲人制定了新的标准。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即18.5~23.9为适宜范围,24.0~27.9为超重,≥28.0为肥胖. 肥胖是一种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以致威胁健康的慢性疾病。有报道在我市60多位胖哥胖妹聚会中,一位年仅19岁的小伙子差一点就300斤重。显然,肥胖威胁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确定肥胖后应鉴别单纯性或继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应针对病因治疗,而单纯性肥胖是最常见的一种,是严重危害健康疾病的危险因子。其治疗的根本是减脂肪,推荐目标应从在6~8月内见去目前体重的5%~10%开始,即一周内减去250~500克体重.首要目标是:(1),至少见去5%的体重,这是足与带来健康益处的减重幅度(2),防止体重反弹,或尽可能地降低反弹的幅度(3),防止伴发病的发生或改善伴发病的病情.4,改善生活质量。
饮食控制一般鼓励低热量饮食,以保持每天大约600Kcal的能量副平衡,脂肪和油的热能比≤20%~30%,总热能中55%~65%应来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不大于15%,鼓励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粗杂粮,限制酒精。应避免高脂饮食.
运动是减重成功的最好措施,必须鼓励患者每天进行某些形式得体育锻炼(如每天散步30分钟等)应根据个人的体力而循序渐进,可以从散步开始,逐步到自编操等,如骑自行车,慢跑,跳绳,爬楼梯,步行,跳舞,做健美操或者爬山及游泳等,运动锻炼最好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
药物只有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措施未能奏效时,选作短期的辅助治疗,中枢神经作用药物,通过抑制食欲以达到减重目的如右旋芬氟拉明/芬氟拉明:因心瓣膜有严重的副作用,还有许多保健品(如宁红新效减肥茶,梅山减肥茶等)因含有芬氟拉明不良反应多而被退出市场。非中枢神经作用药物,作用胃肠道,减少脂肪吸收。代表药物赛尼可(奥利司他,Orlistat)是一种强效的选择性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通过对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减少膳食中30%的脂肪吸收。临床上可用于超重及肥胖特别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
手术治疗如胃旁路术,胃减容术及胃捆绑术等限于严重肥胖疗效不佳的患者。
厦门市医药研究所(361003) 王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