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举办2014年厦门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创意机器人竞赛
发布时间:2014-10-30 [浏览次数:]
市科协举办2014年厦门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创意机器人竞赛
2014年厦门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创意机器人竞赛于10月25日下午在思明区南中广场举办。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厦门市科协每年都组织全市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进行创意竞赛。此次竞赛主题是机器人,由选手自行组装并设计编程,使机器人完成规定任务。
本次竞赛小学组由3名选手组成,要求选手控制机器人完成投球任务,按比赛结束后球落点计算成绩,通过小组赛、半决赛、决赛决出一二三等奖,要求选手分工合作,共同配合完成机器人的操控,对于选手的团队合作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初中组由2名选手组成,选手对机器人设计编程完成巡线任务,要求选手对机器人设计上略带技巧,对抗比赛现场光线较强的问题,主要考察选手的技术技巧能力。
今年竞赛共有6个区21个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派选手,小学组22队、初中组18队,共102名选手参赛,涉及30所小学、16所中学,26名科技辅导员教师。与往届最大的不同在于本届竞赛特地邀请到厦门市的6位机器达人学生为现场观众进行机器人表演,这些学生以往在机器人组装、设计、编程上都颇有研究,是机器人领域里的佼佼者,他们设计出来的机器人会自由的攀爬楼梯,或轻松的载歌载舞,或敏捷的复原魔方,相信这样的机器人表演一定能够让在场的中小学生及群众叹为观止的。
我市目前已建成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23个和一辆流动青少年科学工作车,全市所有区都建有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这一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科教进社区创新模式,已成为我市很多中小学校开展科学课程教学的好基地,社区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好场所,对锻炼青少年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有的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均可供1-2个班的青少年同时参加科学探索实践活动。
思明区和湖里区的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数量较多,每年均组织区级比赛,对各报名参赛队进行选拔,大大提高了参赛队的比赛能力和作品质量。今年湖里区组织了5次工作室竞赛,涉及机器人、机车床、百变创意套材、航模等各类型工作室器材。通过竞赛不但检验工作室建设成果,还有效的将学校科技教育资源引入社区工作室,进一步扩大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通过组织竞赛把理论研究、动手实验和制作以及成果表达融于一体,使得比赛根据科学性、趣味性。这样,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质量和内涵才能提升,工作室器材才能发挥出更多更大的功能,学生们才能真正的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科普部 许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