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走进科协 > 科协动态 > 科协要闻

第一届海洋放射性监测和评价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

   2018年11月29-30日,第一届海洋放射性监测和评价研讨会在中国厦门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太平洋学会危险品与放射性评估分会、厦门市核学会共同承办,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

  本次研讨会以“核污染与海洋资源环境”为主题,旨在加强各单位在海洋放射性监测技术、放射生态学、放射性环境风险评估、核安全监管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了我国海洋放射性监测与评价今后的发展方向。研讨会设置“福岛核事故以来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海洋放射性监测与影响评价研究”、“海洋放射性监测的新技术与方法”和“海洋环境核安全监管”四个专题。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侯小琳研究员、日本国立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的郑建上席研究员、中国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郑钧正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杜金洲教授和有关科研院所、企业界等45家单位代表12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论坛开幕式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张海峰副所长主持。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正楼、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张家利处长、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池政豪处长、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吴日升书记等出席论坛。吴日升书记、李正楼副会长和张家利处长在致辞中均提出,此次海洋放射性监测和评价研讨会的召开非常及时和必需,并对此次研讨会提出了期待:希望研讨会可以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望各位专家为提高我国海洋放射性监测和评价水平共同努力。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代表开展了积极的讨论和热烈的交流。其中,厦门市核学会理事长于涛、秘书长纪建达分别作了大会报告。
  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迅猛发展,对于我国周边海域的海洋放射性监测与评价工作继续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敏感性海域的放射性监测和评价工作,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和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体现。通过此次研讨会的举办,该领域专家加强了交流、凝聚了共识、对于我国在海洋放射性监测和评价领域必定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供稿:学会部)

 

第一届海洋放射性监测和评价研讨会-主席台

第一届海洋放射性监测和评价研讨会-核学会理事长于涛作大会主旨报告_副本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