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走进科协 > 科协动态 > 科协要闻

厦门市科协科技工作者法律咨询服务站: 依法抗疫 科技战疫

发布时间:2022-03-21 [浏览次数:]

 

  守住法律底线,约束个人行为,就是对防疫工作的最大贡献。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措施,既是对个人负责,也是对社会、他人负责。战“疫”当前,既要靠依法抗疫,也要靠科技战疫。

  依法抗疫,”疫“案说法

        案情回顾

  3月12日晚,罗某某在泉州市丰泽区滨海酒店就餐,后一直在泉州逗留。3月13日,泉州市丰泽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2022〕第1号通告,要求自2月27日以来到过滨海酒店的人员,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和单位报备,配合落实防控措施。13日16时许,罗某某接到泉州市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电话,被告知其有涉疫风险,需就地隔离。罗某某谎称自己已离开泉州并在酒店隔离,后于14日凌晨擅自从泉州自驾车返回厦门住所,且未及时主动向社区如实报告相关情况。14日,我市社区人员上门排查,将罗某某转运至定点酒店隔离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罗某某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调查与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集美警方于3月16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规定对罗某某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待其治愈后执行。

  案例分析

  案例中罗某某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在疫情防控人员明确告知其有涉疫风险需就地隔离时,仍擅自离开涉疫地且不及时主动向社区如实汇报情况,给疫情防控造成了较大风险隐患,依法被以行政拘留处罚。

  科技助力战疫   

  上述案例中疫情防控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精准提示涉疫风险人员,社区人员能及时上门排查,离不开在疫情期间的众多科技力量。

  大数据技术与疫情防控

         据报道,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厦门市通过交通、通信、公安等多部门的大数据联动,对于疫情相关的人员、车辆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构建了密切接触人群的网络图谱,借由图谱相关工作人员可迅速追踪到密切接触人群的活动和健康情况轨迹信息,及时做好隔离和提醒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电网浙江杭州供电公司研发了全国首个“电力大数据+社区网格化”算法,实现了收集、研判电力数据功能,对滨江157476户居民、超过1000万条电力数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为了精准判断细微的用电数据差别,在算法中开发了居民短暂和长期外出、举家返回、隔离人员异动等3个场景6套算法模型。通过3轮150余万条次电力大数据巡航,精准判断出区域内人员日流动量和分布,还可以实时监测居家隔离人员、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347户。这让社区人员得以根据电量波动判断业主状况,做好跟踪服务。

  AI+5G技术与疫情防控

  在医院、火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的区域,测温十分必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测温方式监测难以实现高效筛查。为解决这一问题,百度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应运而生。5G技术派上了用场,许多地区都在医院和火车站用了5G热力成像测温系统。该技术基于人脸关键点检测及图像红外温度点阵温度分析算法,可以对一定面积内乘客的额头温度进行检测,即便是佩戴帽子和口罩也能够快速筛查。1分钟内可以实现逾200人同时通过单通道,实现体温检测,乘客几乎不用停留,避免了人员拥挤,且温度识别误仅差在±0.3℃。

  如此非接触式的测温方式,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3D打印+疫情防控

         护目镜作为医生必备的防护用品在疫情爆发期间供应量也非常紧张,镜片不起雾,日产万件。

   战疫一线急需医用护目镜,“百年军工老店”兵装集团湖南云箭。利用3D打印技术紧急研制生产,新技术生产的护目镜结构简洁轻巧,重量只有普通护目镜的四分之三,应用军用级特殊镀层技术,还解决了镜片起雾问题。(鲍帅供稿)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