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文明创建三年如一日
发布时间:2015-01-21 [浏览次数:]
市科协文明创建三年如一日
近3年来,市科协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将思想和行动自觉地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以靠有为争取地位,靠服务凝聚力量,靠激情支撑奉献,靠协作扩大影响,靠成效赢得支持,靠发展增强活力的工作理念,坚持围绕中心、融入全局、积极作为的工作原则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争创全国、全省文明单位和全面推进美丽厦门建设中积极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创建工作实绩
1、提升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水平。科技工作者满意率90%以上。2、学会服务管理与学术交流工作。支持10项以上重点学术交流活动。3、决策咨询(课题调研、科技咨询)。完成科技咨询项目100项以上。4、培养举荐优秀科技人才。评选优秀学术论文154篇,举荐科技人才参评省以上表彰。5、基层科协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增企业科协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6、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组织参评全国各类科技赛获奖20项以上。7、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8个社区被国家财政部、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优秀单位”。8、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1个单位和1个个人获国家级表彰奖励。9、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新建3个市级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10、举办全市性大型主题科普活动。力争举办7场次全市性大型科普主题活动。以上主要业务指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
二、创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结合工作实际,我会先后制订了《市科协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市科协学雷锋活动年度工作方案》、《市科协开展“三关爱”活动年度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计划,并将文明创建活动纳入单位重要工作日程,同部署、同检查。
1、文明意识不断提高,文明行为已成自觉。自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来,特别是获评市级文明单位后,我会干部职工严格按照市级文明单位标准,严格要求,严格自律,文明意识不断提高,文明行为已成自觉。一是干部职工交通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单位车辆违规现象明显下降。二是“文明餐桌”的节约意识深植干部职工脑海,反对铺张奢侈,已成为共识。三是继续做好市委文明办赋予城区交通管理测评工作任务,受到市委文明办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2、突出科技志愿服务,形式多样助力增效。我会结合单位工作特点,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是结合科普宣传开展志愿者服务。利用科普日、科协会员日和大型科普广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如“2013年厦门市科技活动周专场服务活动”、 “美丽厦门、关爱海峡”海洋科普专场活动等。二是结合全市重点工作、大型会议开展志愿服务。如每年的“海峡论坛”、“科技活动周”以及迎接文明城市的“国检”、“省检”等重要活动或时节开展会议保障、维护交通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三是结合城乡共建、军民共建、社区共建,开展志愿服务。把科普知识、科普书籍送到一线,为基层一线开展科普知识普及,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截至11月底,两年来全会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余次,合计人均志愿服务60小时以上。
3、完善道德讲堂建设,内外兼修提升素质。一是持续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落实道德讲堂“一月一课,一课一档”制度,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四德”建设水平。二是积极组织开展推荐、评选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推荐身边好人好事活动。三是组织慰问帮扶对象,开展“慈善一日捐”等公益活动。
4、探索网络文明传播,拓展科技文明阵地。网络作为新兴的文明理念传播平台,无时空限制、受众广泛,越来越受到各级高度关注。一是成立组织。我会自今年4月,组建市科协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服务小组以来,在市文明办和市直机关文明办的指导帮助下,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开展活动。市科协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服务小组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截至11月底共计发布了7350余条微博,170余篇博客,其中在中国文明网博客上,结合科协特点发布、转载如“续写雷锋日记”、“四不文明行动”、“文化三自”,以及中国梦等文章。博客点击率和访问量达22605余次。特别是有关科普知识的博客文章和信息广受粉丝追捧,为大力传播科学精神,弘扬道德文化、促进网络道德文明做出了应有贡献。
5、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单位提质增效明显。一是开展文明礼仪活动,促进机关工作人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服务意识,有效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二是通过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治奢”、“马上就办”等活动,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促进了单位整体工作提质增效。三是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单位文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四风”整治、“岗位廉政教育”,“八项规定”存在问题查摆等,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了文明创建活动向深度、广度拓展,促进了单位廉洁、文明、和谐。 (市科协 文明办)